傳統(tǒng)建筑牌樓: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
發(fā)布時間:
2022-04-06 10:08
來源:
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,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。我們獨特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。其中,建筑文化是傳統(tǒng)民族文化的一部分,建筑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。梁思成先生說:雄峙已數(shù)百年的古建筑,充沛藝術趣味的街市,為一民族文化之顯著表現(xiàn)者。本文帶您簡略了解牌樓文化。
牌樓的功能
牌樓是一種標志性建筑,通常豎立在較為精美或重要的建筑的大門前,與大門圍合形成大門前的區(qū)域。北京頤前有一座三灣牌樓,北京臥佛寺門前也有一座琉璃牌樓。它們都成為了標志性建筑。除了建筑群前的牌樓,一些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上也設置了牌樓。明清時期,北京作為都城,在長安街東西兩側和東西兩個市中心的交匯處修建木牌坊,作為重要街區(qū)的標志。
牌樓的另一個功能是紀念和表彰一個事件或人,有人在朝廷做官,做出了貢獻;有人在家鄉(xiāng)樂善好施,為人民做了好事;某位女性年前喪夫,在家撫幼養(yǎng)老,恪盡孝道,恪守貞節(jié)……將在事發(fā)地和當事人故里豎立功牌樓以資紀念和表彰,對百姓起教化作用。
牌樓原為木制,采用木構架結構,但是木牌樓經不住日曬雨淋,不能保持長久,于是石制牌樓逐漸代替了木牌樓,如今各地留存下來的多數(shù)為石牌樓。
牌樓造型
無論是標志性,還是紀念性,都因為位置突出,非常注重自身的造型。木牌樓像木結構房屋一樣,都有頂、身、座三部分牌樓體量的大小與房屋一樣,決定于橫向的面寬有多少開間和開間的寬窄,所以牌樓也有單開間、三開間、五開間和開間大小的區(qū)別。
就牌樓的形狀而言,它的大小不僅取決于開間的數(shù)量和寬度,還取決于牌樓頂部有多少屋頂,同樣為三開間的牌樓,五座屋頂?shù)谋热敶?,七座頂?shù)脑煨透笠哺陚ァ?br/>
牌樓身為由柱子組成的開間,作為標志和紀念的牌樓大多柱子之間沒有門扇,可以自由通行。只有牌樓位于建筑群的墻壁上,才能在柱子之間安裝門框和門扇,這樣的牌樓就成為一座牌樓大門了。
牌樓的柱子立在地面上,用夾桿石將立柱固定。如果牌樓屋頂多而大,重心不穩(wěn),則在每根立柱上都加兩根戧柱一前一后支撐立柱,從而增加了牌樓的穩(wěn)定性。
牌樓
下一頁
下一頁